
记者昨天从天津市公众停车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召开的媒体体验会上了解到,智能化停车系统10月份将正式上线,预计2万多个智能化停车泊位将投入运营。这款系统如何运行?经济广播记者刘鑫带您一探究竟。
昨天,在公交集团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实训基地,收费员黎成浩正在现场演示智能停车系统收费流程。只见他身穿黄蓝相间的服装,佩戴二维码防伪工作证、作训帽、臂章、工号等统一形象识别标志同司机交流。
考虑到停车人消费习惯等因素,目前,先期使用手持POS机收费的过渡方案。不过等智能停车场系统上线后,市民可以选择自动付费,实现人钱分离,使收费标准更透明公开。
那么,这套“高大上”的智能化停车系统究竟是如何运转的?天津市公众停车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范涛表示技术关键在于每个泊位的地磁感应装置。记者看到,这款装置只有10厘米大小。车辆停车后,装置会将信号发送给路边的集中器,集中器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4G技术传到一级管理平台。工作人员可以在智能监管平台看到驶入驶离情况。
记者了解到,与这一系统配套的,还将有停车APP上线。届时,一级管理平台将可把停车情况实时传输到停车APP上,市民便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询停车泊位使用情况。目前,这套智能化停车系统正在试验阶段,随后计划在市内选取三条道路进行规范化停车泊位示范路建设;预计10月将有约2万个智能化停车泊位投入运营;力争在年底覆盖全市。
专业门禁安装公司:保亭车牌识别
